接着,叶承天取出新收的紫苏梗。那些梗条泛着淡紫色的光芒,茎叶间还残留着阳光的余温与露水的暗香。他的手指工致翻飞,紫苏梗在掌心穿越交叉,如山中匠人编织藤篮般纯熟。不一会儿,一条柔韧的护腰绳便编就,梗叶交叉间,透着天然的纹理与韵律。

根须上的露水因她的触碰簌簌滚落,三两颗跌在篮底的山查上,将果脐处的白霜融出藐小凹痕;五几滴聚成水洼,暮色中的檐角便倒悬在那汪清浅里,铜铃的影子跟着水波轻晃,恍若医者诊脉时指尖的起伏。她俄然想起叶大夫指腹按在肺俞穴时的温度,凉而不冰,像刚从溪石上摘下的带露草茎,本来那些被露水浸润的草木,早在发展时便将人体的经纬藏进了形状——紫菀根须的分叉是肺络的舆图,川贝母鳞茎的五角星是肺气的走向,就连山考核的纹路,都暗合着肺经腧穴的漫衍。

草木化露的温润方

根须间残留的寒露气味垂垂淡去,却在与山查的酸甜、柿子的甘润交叉后,在渐凉的氛围中织成透明的网。那网裹着药圃的辛香、山溪的清冽,另有叶大夫指尖按在肺俞穴时的温度,悄悄覆在妇人的掌心。当最后一缕阳光从“润”字的露水上滑落,篮底的水痕竟在木纹上拓出个淡淡的“肺”形,仿佛草木与人体的共振,早已在亿万次露凝露散中写就,只待现在,由一双沾着山果露水的手,悄悄揭开光阴的封印。

寒露凝珠

药碗轻碰瓷勺,收回清越的叮鸣。妇人捧着粗陶碗,蒸腾的药香裹着枇杷叶的甘涩,在晨雾未散的医馆里漫开。叶承天指尖捏起渗入寒露的枇杷叶,叶片边沿还悬着将坠未坠的水珠,叶脉在光芒里透出青玉般的纹路。“这《令媛翼方》中的‘拍露法’,”他话音未落,叶片已轻柔落在妇人后背,“借六合津润,引邪外散。”

杏仁霜与川贝露:

"此乃'凉燥袭肺'。"他话音未落,竹篮里带霜的山查俄然悄悄闲逛,暗红果脐处固结的五瓣白霜,好似肺经五输穴的精美排布。寒露时节的露水裹着寒意,顺着山查褶皱缓缓滑落,在竹篮底聚成小小的镜面,倒映着窗外欲散未散的晨雾。

药柜上的川贝母标本在余光里闪着微光,鳞茎的五角星纹路与紫菀根须的“润”字遥相照应,恍若六合在分歧草木身上盖下的同个印章。妇人俄然想起煎药时枇杷叶在陶罐上投下的叶脉影,正与这根须的笔划走向分歧,本来从晨雾里的问诊到暮色中的顿悟,医者早已将云台山的露气、草木的形状、乃至阳光的角度都编进了治愈的暗码。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