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夔鼓高声惊狐踪(九)[第1页/共7页]

转眼间,赤云桥上现出一轮其色正朱的日轮,此中似有道者手持灵芝快意,徐行而上,固然从衡山群峰间望去,也只见得一道日轮中的剪影,还是让衡山上无数香客欣喜若狂。

能见着南岳司天昭圣帝君白日显圣,这只怕是衡阳处所上千年不遇的福泽吧?这个动静鼓吹出去,天下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还管甚么舟山普陀、山西五台?还去甚么四川峨眉、安徽九华?只要南岳菩萨,才是真正有灵应、会显圣的真佛,便是坏了多少寺院庵堂,也是南岳菩萨显圣的机遇——

不过那毕竟只是在能级不敷的时空中取巧。

金简峰万载灵枢造化,也跟着丹灵快意激起,毫无保存地展现在魏野神识当中。仙方士定坐三日,不言不动,但是南岳有无生之朝气,衡山有无情之有情,神识历历映照如镜,大小靡遗。

少顷,便有本地秀才上前细心辨认畴昔,恰是“光天坛”三字。

魏野戴浮筠竹冠,着青溪道服,佩青绶银印,踏庚辛风岩之虎。

赤云桥上,模糊能见羽衣星冠之士,持旛拈花,似在迎候高朋。

以地气灵枢运转,洗练天材地宝,祭炼成器,如许的伎俩,算不得奇怪。仙道中人也好,平常略通法术堪舆之道的凡人也罢,只要晓得如何运转地气灵枢,哪怕是平常风水先生布下的风水局,在藏风聚气之间,也能有洗练宝贝、滋养形神之妙。

回禄峰头的光天坛福地蓦地大震,但是这股震感倒是被一股奥妙之力束缚在了回禄峰顶周遭之间。

但比起他们来,上封寺的主持大师手脚反而更敏捷很多,不消一天工夫,“南岳司天昭圣大帝显圣,光天坛福地重现人寰”的故事,未曾从九仙观、黄庭观的道人丁中鼓吹,倒是给山上山下忙着化缘重修庙门、募钱先盖窝棚的和尚们说得清脆。

一股强大气味,无由而生。

……

此时的衡阳人早已不知“光天坛”三字代表着甚么,还是几个秀才畴前明衡阳县志内里找到了当年隋炀帝改光天坛为上封寺的旧事。

申知县不知何时已将头上七品素金顶子的喇叭草帽摘下,拜伏于地,屏息股栗不敢言。

四周几处寺院不过两三进的院子,固然多是唐宋年间的禅门大德们留下的古迹,却实在不是住人的处所。上封寺号称敕建名刹,客房倒是很多,但是上封寺方丈三催四请,却全被申知县推委了一个洁净,宁肯给舍茶的小亭蒙上布幔,怀里揣上手炉,在虽是晚春却仍然北风料峭的山头挨冻,也不到上封寺里去安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