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谁家小姑过青丘(七)[第1页/共3页]

堂堂殿帅,整治两个连小使臣身份也没有的教头,这在现在大宋又算甚么事情了?

本日高太尉还是只在府中精舍中歇息养神,一旁自有野生的琴师,缓缓弹奏一曲《松风操》,此中娴雅之意,也有了几分士大夫的风致。

那家人也算是聪明,忙将高衙内的景象大略说了一番。

正相反,比起蔡京之流,高太尉在汴梁城里的名声还不算很坏。固然他最心疼的过继儿子高强高衙内,整天在三瓦两舍打混,调戏调戏陈丽卿、林冲娘子甚么的,还得了个花花太岁的名头,但就凭高太尉对大苏学士(苏轼)、小苏学士(苏辙)的先人顾问有加,大师就得竖个大拇哥。

现在太尉府里,一派喧闹。倒不是高俅不好声色歌女,而是每年一度的金明池演武刚畴昔没多久,他高太尉统辖其事,精力也实在浪费了很多。

幕僚里有个姓孙的,自夸是高俅亲信,不由迷惑道:“太尉,目睹得那道人公然有些异术在身。现在官家身边并无出挑的道官陪侍,太尉何不就保举了此人,也幸亏官家面前留个能说话的助力?”

以高衙内平常耍乐的脾气,三天辰光真是转眼即过,可现在这三天日子,就变得比三年还难过。

固然先人群情北宋末年之事,少不得都要把高俅拎出来陪绑,名声之坏,只怕还在蔡京为首的“六贼”之上。但平心而论,高俅在赵佶这一朝君臣里,倒还算是个诚恳人——身为三衙殿前司都批示使,高俅管着京都禁军,国库每年如流水普通花到京都禁军身上的赋税,这位高太尉天然截留了最多的一份儿。

那家人见高俅面上嘲笑,却不如何起火,低声道:“太尉,俺们已经请了两位善治断骨的太医去给衙内看过。那耳朵如何不好说,可衙内断腿处,却接得甚好,让太医们都自愧不如的。只是衙内回了府里,便说伤处痛痒难耐,想要抓挠……”

一面缠,一面向高衙内叩首道:“衙内,不是小人们敢犯上,实在是太尉为了衙内养伤,不得不如此。俺们在府上驰驱,一个个都属军籍,若太尉建议怒来,拿俺们行了军法,倒是连烧埋钱也不得一文。还望衙内谅解俺们的苦处!”

高俅听得高衙内落到这个境地,猛地站起家,狠狠地在四周行了几步,随后却又坐了下来,咬了咬牙道:“那道人不是说三日内不得碰触伤处么?你们将衙内好生安设好了,让他忍过这三日,若三今后,端的断者复续,统统好讲,若不成事,便将那道人送进开封府里,问他个庸医误诊的罪名!”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