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当初,她娘陈氏和姐姐们就是靠做豆干支撑起最困难的光阴的。这些豆干还是她们杜家的秘方,厥后送给杜方菲的婆婆谢氏去做,现在成了许家的点心铺子玉馔斋的特性产品。对于一斤黄豆能做多少豆干,获很多少利润,她再清楚不过了,底子不消去问厨娘。
以是这个风头,杜锦宁还真不能出。
齐慕远正听两人说话听得努力呢,那里肯错过这么出色的内容?但祖父的号令他又不能不听。
杜锦宁摆摆手:“齐爷爷,您看我这小胳膊小腿的,才被折腾完一次,真经不起第二次折腾了。以是能不出风头,我还是尽量不出风头的好。您就受点累,替我把话传达了就是,我的名字您也别提,只说是您想出来的。都是为了大宋和皇上,您说是不是?国泰民安,是我们共同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过程如何并不首要,对吧?”
他正听得上瘾呢。
“你说的这些有些庞大,触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甚大。你别急,且容我好好想想。”齐伯昆摆摆手,
话虽这么说,但他晓得杜锦宁说的也有事理。
齐慕远瞪了祖父一眼,想了想,又瞪了杜锦宁一眼,却又无可何如,只得坐下来,也吃起豆干来。
看到齐伯昆沉下脸来,仿佛很不欢畅,大少爷也一脸绝望的模样,厨娘想了想,忙道:“一斤黄豆做多少豆腐我晓得,奴婢娘家之前就是做豆腐卖的。”
厨娘还觉得老太爷想吃甚么东西,特地叫她来叮咛呢。
“滑头!”齐伯昆道。
“如果世家也行商呢?齐伯昆道。
杜锦宁耸耸肩:“到时候就说不晓得就行了呗。你们几十上百年都没研讨出好体例,我一个十五岁的孩子又能懂甚么?”
“那么,黄豆就是初级产品,它是庄户人家从地里种出来的。如果说一斤黄豆能卖五十文钱;那么一斤黄豆做成多少斤豆干,能卖多少钱呢?”
杜锦宁点点头,表示同意厨娘的话。
齐伯昆便看向杜锦宁。
一听问的是这个,她愣了一愣方才道:“豆干?这个奴婢没有做过。”
“那岂不是更好?”杜锦宁笑道,“实在就算朝庭重农抑商,世家也没有不可商的。您转头想想,哪个世家不开着各种铺子,再把地步里所出产的粮食停止再次售卖的,从而从中攫取暴利的?比如卖粮,庄户人家就直接把粮食卖给米铺;而世家则能够本身开米铺,这又赚了一层利润,还能够根据米价的凹凸停止居奇。以是朝堂抑商,不过是按捺了小老百姓。世家有的是空子可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