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分步实行[第1页/共4页]

方原连田赋减半的这颗糖还没喂,内阁三人就服了软。那帮被缉捕的文人,乃至还没用刑,就立即投降、服软,过程非常的顺利,还真是出乎他的预感。

这也是方原借机整改天下的读书人一门心机去读经籍,拽诗文的大弊端。既然考了举人没特权了,若做不了官,还真不如踏结结实的去学一门技术,更能发财致富。

三人都是一愣,齐齐望着他,不知他还能给出甚么赔偿。

内阁三人互望了一眼,席本桢说道,“方总督的建议很好,南直隶乃是江南的重地。先在南直隶实施也过分仓促,还是先在浙江实施为好。”

席本桢利落的问道,“方总督想在那里先试行?”

席本桢面带难色的说,“方总督,我们能够和那些文人再商讨商讨!但总督府必须以公文情势向全部江南承诺,私家财产不成侵犯,罪归咎,产业归产业。此后根绝在江南再搞近似广东、绍兴之类的大抄没!”

内阁三人被他当头一棒喝,也自知之前的话儿私心太重了些,既难堪又忸捏。

以是要收伏这帮人,大棒是需求的,胡萝卜也必可很多的。

王秉鉴也出来讲道,“广东也能够,归正广东的宦海都被洗濯一空,还未重修完成。”

世人才知方原打消文人特权,并不是想征收重税,反而是想减税,乃是名副实在的仁政。

拽诗文,读经籍是鞭策不了出产力生长的。唯有分流一多量人去学理科,去搞科研,才气真正建成一个产业化的大明帝国。

他这个也是温水煮青蛙的体例。若仓促动了全江南的文人好处,全起来和方原闹腾,那江南还稳定了套?不如一个府一个府的推行,未实施的地区还报有胡想,起来反对的人会少上很多。

文人堆积的处所就是浙直地区,此中更是以南直隶的文人最为鼎盛,若不啃下南直隶,还不如不啃。

方原缓缓的说道,“既然永久的打消文人特权,田赋天然是永久减半!我征收商税、市舶税,并不是要敛财,而是要停止财务支出的鼎新,将田赋的重担转移到市舶税、商税之上。这么一来,老百姓有饭吃,才会安守本分,实现天下的长治久安。”

内阁三人几近不敢信赖本身的耳朵,浙直地区的田赋之重,自古便是如此。其他地区承担的是亩产10%摆布的田赋,而浙直地区承担的是亩产20%摆布的田赋。浙直虽是天下粮仓,却成了朝廷第一个盯上的肥羊。不管是唐宋,还是元明,赋税之重,绝对冠绝全天下。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