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 分步实行[第2页/共4页]

这也是方原借机整改天下的读书人一门心机去读经籍,拽诗文的大弊端。既然考了举人没特权了,若做不了官,还真不如踏结结实的去学一门技术,更能发财致富。

面对方原赤裸裸的威胁,枪杆子在方原手中,只能玩笔杆子的内阁三人也是无可何如。

内阁三人被他当头一棒喝,也自知之前的话儿私心太重了些,既难堪又忸捏。

此中最首要的体例,就是忽悠朝廷实施了文人阶层限定亩数的地步不纳田赋的特权,然后仰仗浙直称霸科举考场大半天下的上风,培养出大量不消征税的进士、举人,然后将自家地步全转移到这些进士、举人的名下,便能在政策答应的范围内,光亮正大的避税。

方原坐回了椅子,饮了一口茶水,这才说道,“今次的鼎新,必定会给很多人带来丧失,以是我也会想了体例稍稍弥补丧失。”

田赋减半?

若方原情愿让出一半的田赋,就是完整松了压在浙直地区长达数百年的紧箍,这类天大的恩赐,已足以抵消因打消文人特权而带来的丧失。

他这个也是温水煮青蛙的体例。若仓促动了全江南的文人好处,全起来和方原闹腾,那江南还稳定了套?不如一个府一个府的推行,未实施的地区还报有胡想,起来反对的人会少上很多。

内阁三人几近不敢信赖本身的耳朵,浙直地区的田赋之重,自古便是如此。其他地区承担的是亩产10%摆布的田赋,而浙直地区承担的是亩产20%摆布的田赋。浙直虽是天下粮仓,却成了朝廷第一个盯上的肥羊。不管是唐宋,还是元明,赋税之重,绝对冠绝全天下。

方原不紧不慢的说,“从来岁的秋收开端,凡是打消文人特权的州府,田赋一概减半收取。江苏每亩收八十斤田赋,此后就减为四十斤。福建广东每亩四十斤田赋,此后就是二十斤。”

王秉鉴、席本桢听了是齐齐点头。

唉!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还真是高估了他们。汗青上,甲士、仆从,乃至和尚乞丐都有修成正果的天子,却单单没有一个文人出身能修成正果的,就是这么个理。

王秉鉴三人都是江南人士,既然分批次打消,必定是想先打消福建、广东的,再轮到南直隶、浙江。若在福建、广东激发了轩然大波,浙直地区会不会持续实施,那就再说了。

方原不紧不慢的说道,“三位,若一次性打消全江南文人的特权,恐怕会引发动乱。我建议还是分批次在南直隶、浙直地区实施。”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