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左右为难的吴三桂[第2页/共3页]

吴三桂的关宁军从未与玄甲军正面交兵过,对玄甲军战力强弱的体味只是道听途说而来。

方原玄甲军的战力又如何呢?

另有一个最首要的考虑身分,就是军事上的考量,吴三桂是不能不顾忌。他是关宁军的统帅,不能不保全全部关宁个人的好处。

从前提刻薄来讲,天然是满清的前提更有引诱力。但从忠义来讲,引满清入关是甚么性子的事,吴三桂是心知肚明。投降方原,不过是大明的内战,吴三桂算是审时度势,识时务者为豪杰;投降满清,他就铁定坐稳了汉奸之名,千年后也没法洗刷热诚。

其一是派出施琅率海兵舰队从辽东不冻的港口登岸,杀入辽土要地,侵袭满清火线,实施减丁政策。

满清这是慷别人之慨,归正明朝的地盘后代都不是满清的,乐得借花献佛来给吴三桂做情面。

吴三桂远远了望着老龙头海城,在他的内心,对方原玄甲军的战力确切是心中没底。若玄甲军赶上满清八旗是一战而溃,那他才真正的上了贼船,哭都哭不出来。

其二是派人对山海关卫城的吴三桂的关宁军停止招降。

吴三桂心中已有计议,忙找来方原派来的使者周鉴,令他归去处方原回话。两边都是大明的军队,兵戎相见,不过是便宜了关外的满清八旗。不如两边在山海关以南的一片石约战一场,各派一千最强的军队出战。

这一南一北两股权势,全都派来了劝降使者,将吴三桂逼到了汗青的十字路口上。

一阵酷寒的夜风袭来,吹得吴三桂忍不住打了个冷颤,脑筋里俄然灵光闪过,百闻不如一见,既然摸不清玄甲军的战力,不如先约战玄甲军打一场小范围的战役,便可知玄甲军的战力强弱。

吴三桂一面令周鉴去处方原约战,一面还聘请满清使者范永斗到随军观战。他这是在和满清迟延时候,佯作应允满清的劝降,并情愿先派兵和玄甲军开战。

满清开出的前提是,多尔衮令阿济格与吴三桂结为异姓兄弟;裂土封王,只要吴三桂领满清入关,吴三桂所部能打下多少国土,劫夺的后代、财帛,全归吴三桂统统。

但见吴三桂俄然令他归去处方原约战,不管两边能不能谈妥,他也是逃离了虎口,忙连声应了,出关去处方原汇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