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即便杀两个总督也不济事[第1页/共4页]

见舒化出了中堂,朱衡疾步走了畴昔,一进门,便道:“诸公,漕河……”

进得文渊阁,朱衡正上楼,见刑科给事中舒化旁若无人地从西侧“腾腾”往楼上跑,似有急事禀报,他也就慢下了脚步。

“清来清去,年年如此,把国库耗光、民力掏空,漕运也还是这个鬼模样!”赵贞吉不满地说,“漕为国度命脉所关,三月不至则君相忧,六月不至则都人啼,一岁不至则国有不成言者。你们这些主漕运的大小官员,不能再对付塞责啦!”

高拱也不谦善,一脸得意,道:“凡事据实定策,方可有济!乃为相臣者谋国之要!”

“宣大总督王崇古呈来禀帖:接板升谍报,俺答正命恰台吉、五奴柱画西征之策。”吴兑喜不自禁地说。

“斥地新河道,代替多处决口的会通旧河道,同时大力疏浚黄河入海口。”朱衡答。

“河道总督当撤职!”赵贞吉又道。

张居正闻听漕粮丧失如此之多,心疼不已,忍不住焦急地说:“大司空是治河名家,当拿对策,治河通漕,内阁不比你工部高超。”

“如果杀了两总督,漕运自此能够顺畅,那就杀!”高拱没有好气地说,“可惜杀了也不济事,困难还摆在那。”

“喔!”赵贞吉抢先道,“兵部这些年没有好动静可报了,本日有何好动静?”

“喔呀!要上史册的!据实定策,不战和解,若非新郑力为主持,必将用兵,竭数省之兵粮,胜一自相仇杀之夷人,甚无谓!凭此,先人就不能不目新郑为良相矣!”赵贞吉感慨道,他一竖大拇指:“新郑,这事,老赵敬佩你!”

“嘶――!”高拱重重吸了口气,道:“记得有人反对这个做法,言黄河入海口不能以人力疏浚,当堵塞旧河决口,规复故道,引淮入河而归于海。是如许的吧?”

“呵呵,玄翁终究能够安枕了!”张居正镇静地说,“只是,俺答老酋和赵全,怕是睡不着觉咯!”

高拱一向仰脸深思,见赵贞吉与朱衡争辩起来,便插话道:“大司空,刚才你说清淤疏浚,如何个疏浚法?”

张居正向舒化摆摆手:“退下吧。”

“诸位阁老,时下更揪心的是,”朱衡面色凄楚道,“运河自睢宁白浪浅至宿迁小河口,长一百八十里,已被淤塞,漕船被阻,寸步难行!”

“大司空说说文牍粗心就是了。”高拱一扬手说。

朱衡顶撞道:“赵阁老,责备下吏无能,下吏不敢辩;责备下吏对付塞责,下吏不敢受。高超如赵阁老者,拿出高招来,下吏不效死力落实,就请赵阁老革下吏的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