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中姓方的没有一万也有几千,但您看到排首空着三匹高头大马没有?一家能同时有三位公子落第,全都城估计也就您说的方公这家了。此中又有方中锦公子已夺体味元,这回是奔着三元落第来了。都城赌坊中哪个不压了方公子做状元老爷的?”

如果往年,您往城门外一望,大朝晨的船埠上也必是人头攒动。可本年却显得一派冷落气象。

光阴荏苒,一转眼到了大明建文四年。朱元璋和刘伯温都已经长眠于地下。而朱允炆也已经继位四年。此时元宵才过,天已蒙蒙亮,初生的阳气正要一点一点逼散寒意。

“晚生此次上京,竟能与吴先生同舟。真是天大的福分。”青年脸颊泛红,眼里尽是镇静。

待得船泊岸,二人细看便知这是一艘千料大船,虽没有雕梁画栋,却也掩不住通身的气度威仪。船上先是下了几个健仆铺好踏板,待船停稳,便有一名二十出头的公子先下了船,前面伴着一名二十七八岁的公子。年青的那位看着斯文姣美,年长的那位也是慎严峻雅。都穿戴上好丝绵料衣裳,披暗色呢料大氅。发髻上一镶青玉一镶白玉,比起京中那些世家公子,显得古朴持重。而在吴陈二人眼里倒是气度不凡,只猜不出哪位才是得中解元的方中锦。待二人的书童主子也下了船,又从船上走下一名十七八岁的公子。此人看着虽年青,却生的高大俊朗,剑眉星目。身上棉服倒也是上好质料,浆洗的笔挺,却能看出是常穿的。背上背着个承担,没有主子搀扶,蹬蹬几步从踏板上走下,倒是稳如高山。看他通身精气神,没人敢当他是个下人。

卖馄饨的是个矮小矮壮的红脸膛男人。穿短袄,挽着袖子,寒天出了一脸汗。炉火烧得正旺,大锅下水咕嘟咕嘟冒泡,白馄饨在锅里翻着筋斗。矮汉两手连抄,盛就一碗馄饨,递到中间小桌上。一个青年墨客把馄饨让到劈面蓝衫中年墨客面前。蓝衣墨客谢过,并不急着吃。等青年墨客面前也有一碗,才用调羹拨弄汤碗,吹散热气。

“吉采贤弟。”吴连涛笑着应和,心中微感得意。看来他吴连涛的名声,即便是到了都城也算叫得响。

此时方中锦也同前两位一样对着几辆马车顺次施礼问好。待到最后一辆马车,车厢里俄然传出清脆稚嫩的女子声音:“锦哥哥真的不来住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