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嗜血好战的暴君而言,本是稀松平常之事。
如果撤回朝议之事,此番御驾亲征时,还是让数位元老迈臣一并辅政监国,恐怕,臣子们会跪到宫门口,劝止天子万不能再亲身带兵出征。
如此诸般不应时宜的抢出风头,闹得匡宗头疼不已。
匡宗刚想到立储,随即便又想到废黜!——废立太子之事,非同小可,轻则外朝内宫乱象丛生,重则社稷动乱。
御驾亲征。
匡宗亲政十多年了,一向未曾立下储君,此番如果东宫再次悬而未决,不要说大臣们不放心,怕是连匡宗本身也过意不去了。
但是,年初、天子领兵三十万,至边关与犬戎交兵,前锋三万将士俄然发疯临阵背叛,前任兵部尚书邱大人之子邱筠杰趁乱行刺天子,将匡宗挑落战马,身负重伤。
一想到皇宗子那夜劈面回绝他的景象,匡宗烦躁的内心,俄然一阵清冷,稍觉心安。
第三日早朝之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翰林承旨、高公公当众宣旨。
此举,引得臣子哗然之际,左淳良与晏公两小我悬了数日的心,倒是稳稳落定。
在“奉天承运、天子诏曰”的大声宣旨中,百官整齐而跪,金銮殿振声望严,一宣“建立储嗣、崇严国本”,二宣“皇宗子李珩地德可尊、人神攸属”,三宣“册珩为太子、恪尽仁孝贤道,居上勿骄”。
“让门外那两个混球,滚归去面壁一月,背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从卯时到申时,不准间断。”
翌日,宫城传令使携圣旨去了一趟避暑山庄,传圣上旨意,急宣皇宗子回宫。
如此,朝廷已没法就近调兵,远水也救不了近火,而王冕所率数万雄师,入得苗疆葱岭仍不知所踪。数日以来,匡宗五内如焚,寝食难安。
李氏江山自建国以来,除了圣祖太宗等前几位天子,乃是正统嫡传,其他上位的帝王,皆是不择手腕,弑杀手足、篡位即位,模糊然有重演九世之乱的趋势!
(本日双更,稍后另有一章)
恰好赶在这个时候,众皇子闻得立储风声,削尖了脑袋整日往宫里头钻,三不五时晃到父皇面前来,力图表示本身,想在父皇心中留下个好印象,——表孝心者有之、示文采者有之,乃至另有皇子发起陪父皇去郊野猎场打猎,好让本身发挥骑射工夫。
本日,午憩之时,匡宗又闻得窸窸窣窣的声响,国子监教书的老头儿踮脚入殿,眯眼笑,进臣子礼,而后,口若悬河滚滚不断,夸奖四皇子、五皇子乖觉聪明,学问长进,一篇治国论烁古耀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