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北亭,顾名思义,是因为它面向正北方。
发急、惊骇、灭亡的暗影……如同瘟疫普通伸展在北平府。
“朕意已决,爱卿不必多言。”不待兰子安说完,赵绵泽便抬手禁止了他,续而看向张四哈。
此一役,晋军死守城门不出。京军叫阵三天后,遂攻,何如久攻不破。京师围霸县城半月,因为粮草题目,再一次在霸县四邻掠取,百姓怨声载道。有青丁壮者,纷繁前去投奔晋军,天下百姓哗然,声讨连天,亦有臣工从速上书朝廷,要求天子严惩办军不严的邬成坤。
辽东征讨军兵分结束,由三路从河间府解缆,举兵讨伐晋王赵樽。沿途北上,京军几近未遇抵当,所到之处,横戟直扫,晋军或慌乱让步,或紧闭不出,或告急逃离,毫无抗击之力。
“微臣拜见陛下。”
一阵轻风拂过,送来爽意。
望北亭中的雕栏前,年青的帝王负手而立,一袭缂丝织造敞亮袍子在风中袂袂翻飞,栩栩如生的金龙眦目而视,与他目光一道,冷睨着北方,带着一抹描不出的凄清之意。
北边的环境于蒲月尾到抵京师。
可对于主帅来讲,他便是悬在脑袋上的一把刀。
内战之祸,胜于外战。
因而,这才有了第二道圣旨。
“爱卿免礼——”赵绵泽眉头一蹙,转过甚来时,眸子里的红血丝极其清楚,看上去像是一夜未眠,“兰爱卿,朕筹办派你做监军,前去北平府,务必催促好邬成坤。他虽能打战,兵力又比赵樽多出数倍,还是不成粗心。特别邬成坤性躁又护短,轻易对劲失色,你且记得不时警省于他。大局上面,还得你拿主张。”
在北狄与兀良汗蠢蠢欲动之际,山海关守将元祐被建章帝赵绵泽派往江淮治水。但临行之前,元将军突染恶疾,卧床不起。传闻此病来势汹汹,人一旦等闲挪动,便会有生命伤害。元小公爷痛哭流涕,写上陈情书一份,八百里加急回京,请天子派太医一名,前去山海关,或可挽救他于水火,能够再多活几日。
内有京师胡乱砍杀,外有劲敌乘机而动。
兰子安清楚赵绵泽的意义。
赵绵泽在圣旨中,对天下百姓宣称“晋王赵樽身在藩地,却不思皇恩,违背祖训,擅离职守,有不臣之心,有谋逆之实等数宗罪……并严令辽东征讨军大将军邬成坤在河间府集合上风兵力,分进三路北上,合击北平,务必将晋军一举围歼。若遇抵当,格杀勿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