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泉公园,还修有胡蝶楼、八角亭、六角亭、望海亭、新月池。咏蝶碑等,并且种植了大量的花木。畴昔因乡村大量利用农药,花木减少,气候变异等,导致胡蝶减少;近几年生态逐步规复均衡,胡蝶集会与日俱增。1985年12月还建立了胡蝶标本馆,旅游时如未遇胡蝶会期,可去胡蝶标本馆观光,也可明白五彩缤纷,大小各别的各种胡蝶。有的胡蝶代价高贵,如虎纹斑蝶(别名虎凤蝶)一对代价上万元。
三塔中的南、北二小塔在主塔之西,与主塔等距,南北对峙,相距百米,两塔形制一样,均为十层,是八角形密檐式空心砖塔,表面装潢成阁楼式,每个角上都有柱,每级设平座第4、六级有斗棋,顶端有镏金塔刹宝顶,富丽非常。每层出檐,角往上翘,不消梁柱斗拱等,以表面线获得艺术结果。塔通体抹石炭,好似玉柱擎天。
相传农历四月十五日是霞郎和霁姑跳泉化蝶之日。是以,人们就把这天作为“胡蝶会”期,届时,白族男女青年身着盛装,集于胡蝶泉边,唱歌跳舞,仿佛与胡蝶比美,花丛中,树荫下,美好的歌声此起彼落,一对对男女青年在倾诉衷肠,相互表达倾慕之情。这天不但白族青年游泉串会达二三万人,另有很多中外旅客,都慕名前来抚玩。
一家人来到三塔寺,路上远远就看到了高高的三座矗立矗立的塔寺。
这奇景,引来了无数瑰丽的诗篇,明朝杨慎(胡蝶戏珍珠花)一诗写道:“漆园仙梦到绡官,栩栩轻烟袅袅风。九曲金针穿不得,瑶华光碎月明中。”清朝墨客沙深,在(上关胡蝶泉)诗中赞道:“迷离蝶树千胡蝶,衔尾如缨拂翠恬。不到蝶泉谁肯信,幢影幡盖蝶寂静。”
随行的导游蜜斯一起把胡蝶泉的典故娓娓道来:胡蝶泉的由来,传说在苍山云弄峰下有一对男女青年,男的叫霞郎,女的叫霁姑,他俩深深相爱,常在泉边约会对歌。因霁姑的仙颜被霸主虞王看中,就来抢亲纳妾。霞郎用计救出霁姑,虞王紧追不舍,他俩走投无路,双双跳人泉中,殉情而死,最后化为一双胡蝶,在泉上翩翩起舞,和梁祝化蝶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先人们就把无底潭叫作胡蝶泉。
三塔寺是因为这里有三座古塔而得名。从寺院来讲,实在是有两所,一所叫感通寺,另一所叫崇圣寺,这也就是三塔寺曾经叫崇圣寺的由来。《大理府志》谈到这一名胜时,曾说“南中梵刹之胜,在苍山洱水,苍洱之圣,在崇圣一寺。”三塔包含方形的十六层的千寻塔及其摆布摆列的一对八角形的十层双塔,坐西面东,成鼎足而立于两所寺院的两旁,满是用砖砌筑的密檐式塔。每一层塔的高低两层塔檐之间,每面的正当中都有一个小拱门,内里都供奉着一尊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