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锄禾日当午[第2页/共3页]

“锄禾日当午……”

“嗬,你们谁有本领获得朝廷的供奉亦可如此,不能就少要妒忌。”

恰是宿世影象中李绅所作的妇孺皆知的悯农诗歌,简朴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连三岁小儿都经常挂在嘴边,长辈常以此诗警告孩童,要珍惜粮食,每一粒都来之不易。

“没错,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借《诗经》的一字,彰显诗会的风雅,我们诗会的成员固然只是童生,但都是擅诗词的才子。”

梅雪嫣俄然话锋一转问道:“方咏,你这‘咏雎’诗会的生员,都是童生吗?”

“我们并不晓得县衙缺粮,只觉得有些当差的中饱私囊,我们文人乃一国的骨气,有权力监督官员。”

徐师爷点头感喟道:“想吃就吃,想扔就扔……这类话我竟不信是出自我景国文人之口。”

方咏神采一会儿青一会儿红,最后满脸愧色,珍惜粮食,另有比这更简朴的事理吗?

“诸位想来从没下地劳作,未曾播种插秧浇禾除草,当然不晓得这一粒粒米饭来之不易,你们是天之宠儿,自有家人扶养,有朝廷庇护,可一瓢一食皆取自别人,抚心自问,朝廷供你们衣食无忧,樵夫农夫渔民尚且知恩图报,你们可为景国百姓出过一分力?言尽于此,诸位能够归去问问,这番事理家中的小童可懂。”

“没错,再说我们都有文位,连律法都规定了,有文位在身的人能够向官府支付补助粮食,这本该就是我们的,我们想吃就吃,想扔就扔。”

方咏辩白道,一边看梅雪嫣的神采。

“多谢梅茂才教诲,我……我忸捏,告别。”

“那你们可有诗作上《诗报》?我恰好拜读一二。”

“咏雎,这个雎是关关雎鸠的雎字?”梅雪嫣又问道。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为甚么没有秀才?你们好几位都是案首,各位既然是才子,书院教习的几年应当早早考上秀才了吧?”

“吃白食还挑三拣四,我就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之人。”

既然是出自她手,那必定不会差。

方咏想着,这是梅雪嫣的赠诗,放在诗社又能够大肆吹嘘一番,扬诗社的才名。

很多人忍不住噗嗤笑出声来,本身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没本领上《诗报》还在酸溜溜的诽谤。恐怕他们真要能有搬篇一诗能上,睡觉都会笑得合不拢嘴,然后跑去四周夸耀。

徐师爷也尖着耳朵听着,上回梅雪嫣在公堂上,轮作三首技惊四座,让周作仁和李岩松的奸计溃败。而后梅雪嫣就很少作诗了,本日这类景象,她也能做出诗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