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笑道:“邓元帅,我与纣王的恩仇,天下人有目共睹,谁是谁非早有公断。你若要攻伐我北地,固然放马过来便是。拿出这些理不直气不壮的借口来撑‘门’面,徒惹人笑,没得折了你邓元帅的朴直之名!”
正踌躇之时,他不自发地再次看韩荣送来的奏章,目光触及内里誊写的“李靖”二字,心中不免一阵知名火气,同时也有了主张。
“邓元帅请了。”李靖在马背上拱手为礼。
邓九公接旨以后不敢怠慢,‘交’卸了三山关的防务以后,点齐全军北上,浩浩‘荡’‘荡’直奔李靖的汴城而来。
这一番振振有词的事理倒是获得了很多朝臣的认同,再加上没了闻仲以后,纣王已真正做到了乾纲专断。终究他这分兵攻伐两地的决定得以实施,当堂便派出两路使者别离赶往渑池县和三山关传旨。
第二天,两边几近同时出战,邓九公和丁策都是用兵的熟行,均知此战不过是摸索对方真假,远未到尽力以赴的时候,以是各自都只待带了三千兵士。
两军在关以下开步地,邓九公见李靖军马步地划一,将士战意昂扬,不由暗赞对方主帅治军有方,是个劲敌。他催开战马来到阵前,隔远高呼道:“扫北大元帅邓九公在此,李靖出来见我!”
众大臣举出两人能够继闻仲以后为帅讨伐西岐,一个是渑池总兵张奎,一个是三山关总兵邓九公,恭请纣王做出裁断。
十阵皆破以后,闻仲败局必然,固然又有菡芝仙和彩云仙子两家道友前来助阵,亦不过稍稍提早了败亡的运气,毕竟还是被姜子牙夜劫联营大败而走,到最后被‘玉’虚众‘门’下迫到绝龙岭,死在云中子和燃灯道人联手布下的“通天神火柱”之下。
“扫北大元帅?当初本爵也曾经做过也!”李靖对身边的世人开了个打趣,便催动黑焰驹出阵,与邓九公马打仇家。
单说前去三山关的使者,一起饥餐渴饮,晓行夜住,非只一日来到三山关上,面前邓九公传下旨意。
“众卿,”纣王向群臣道。“既然张奎与邓九公俱是帅才,何不令他二人同时挂帅?不若就命张奎为征西大元帅,率兵讨伐姬昌;再命邓九公为扫北大元帅,率兵讨伐李靖!”
武班中走入迷武将军鲁仁杰,向上奏道:“陛下三思,西岐姬昌公开收留背叛黄飞虎。又数次与王师‘交’战,反意已昭然若揭,征讨他自是刻不容缓。而李靖虽盘据北地,不受调遣,却仍自认是成汤之臣,如果出兵攻打,岂不是迫使其马上起兵作‘乱’。再说自攻打西岐数次失利以后。我方兵力大受摧折,如果同时与西、北两方作战,只恐难以支应。依臣之见,当集合兵力先破了西岐,剩下的李靖或威慑或招安,清算起来都会轻易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