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番振振有词的事理倒是获得了很多朝臣的认同,再加上没了闻仲以后,纣王已真正做到了乾纲专断。终究他这分兵攻伐两地的决定得以实施,当堂便派出两路使者别离赶往渑池县和三山关传旨。
纣王本人也是心机活络又能言善辩之人,心中几个转念,便已为本身的决定找到充沛的根据:“鲁卿有所不知。那李靖多么‘奸’诈,岂会老诚恳实地困守一方之地?据韩荣送来的奏章所陈,他曾亲身前去西岐,不但救下姜子牙的‘性’命,更破了闻太师请人布下的十绝阵中的三阵。由此看来,李靖清楚是包藏祸心,其害一定较姬昌小了多少。若不尽早措置而任其在北地积聚气力,久后必用亲信大患!”
当李靖拿出那书有“赵公明”三字的草人之时,云霄不管如何都拉不下脸来再向他讨要定海珠,且不说这拯救之恩已足以抵消那夺宝之恨,单是这草人是用以助赵公明修复元神的首要媒介,便由不得她不放弃定海珠而挑选草人。。更新好快。
正踌躇之时,他不自发地再次看韩荣送来的奏章,目光触及内里誊写的“李靖”二字,心中不免一阵知名火气,同时也有了主张。
李靖笑道:“邓元帅,我与纣王的恩仇,天下人有目共睹,谁是谁非早有公断。你若要攻伐我北地,固然放马过来便是。拿出这些理不直气不壮的借口来撑‘门’面,徒惹人笑,没得折了你邓元帅的朴直之名!”
第二天,两边几近同时出战,邓九公和丁策都是用兵的熟行,均知此战不过是摸索对方真假,远未到尽力以赴的时候,以是各自都只待带了三千兵士。
因为在朝歌埋伏着雷开这个眼线,李靖早已得知纣王起兵讨伐的动静,事前便做好了筹办。邓九公的雄师才分开,李靖驾下的大元帅丁策也点了一支人马,离了汴城南下,来到进入北地的‘门’户重镇“红云关”。
“扫北大元帅?当初本爵也曾经做过也!”李靖对身边的世人开了个打趣,便催动黑焰驹出阵,与邓九公马打仇家。
李靖虽已离了西岐,也早晓得了战事的结局,却还是让人留意那边的动静。面对十绝阵中仅存的“红砂阵”,‘玉’虚十二‘门’人皆无在这凶恶称冠十阵的步地中满身而退的掌控,而将此阵作为最后一根稻草的闻仲谨防死守,毫不给仇敌用人祭阵,消磨大阵杀气的机遇。到最后,一向深藏不‘露’的燃灯道人终究亲身脱手,揭示出较之元神修士更胜一筹的可骇气力,以微伤的代价废除红砂阵,斩杀阵主张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