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巷,名源于城西护城河西流江,此处东有驿馆,南达交州刺史府,北走直通城门,虽说不上甚么繁华地段,每逢佳节也算得上是块拢人的地儿。直到五年前,天赐圣旨,大唐天子令,西江柜坊高山而起,都督府倾百万银两,大兴土木,统统住民被迫迁徙,自此今后,周遭五里,再无百姓居住,城内的钱庄钱庄纷繁封闭,只此一家。自那起,全部安南十三州,乃至四周广、扈、姚、桂等岭南诸州的富商,纷繁涌入,互商于此的官家马队更是一年四时,从不竭绝。每日自辰时起,西江柜坊门前的车马银箱如梭而至,达官名流络绎而来,始于凌晨,晚约傍晚,整条巷子明光刺眼,华贵夺目,其盛况难以用辞藻描述。
“唉?”陈富像驱蚊似的摆了摆手,一声幽长的起落调过后,笑道:“少爷上述之词并非实证,只是臆断,就像您方才清算的账簿,每一笔每一道皆是严丝合缝,毫无马脚,曲览既然敢做些大手笔,那明面上肯是查不出任何端倪的。一旦朝廷究查,调派监察御史前来调查,曲览只需以重金贿之,此事便不了了之。退一万步讲,就算朝廷的监察御史查到些甚么,曲览身为从二品都督兼三品州刺史,只要他主意向朝廷请罪,花些金银,堵住御史台的嘴,百官天然会就会替他讨情,此事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不错,恰是这五人策动政变,为李唐江山立下不世之功,过后皆被封王,可结局如何?无不死于非命。五王职位,何其显赫?比起曲览,胜其十倍不足,但是惨遭殛毙,究其启事,不不对了根底。一旦这些王公侯爵被迁在外,失了原有根底,就好似猛虎去掉利爪,苍鹰折了双翼,再无威胁,只得任人宰割。曲览也是一样,如若曲览自行认罪,就算皇上龙颜大悦,留他一命,过不准久,朝中大臣就掀会起旧事,参奏曲览诸多罪行,届时曲览再无回旋之力,以是,您所说的这条退路,对于曲览而言,无异于死路。”
“我明白,我晓得,可那万一曲览主意向朝廷认罪,朝廷会如何措置?”
“当然是依大唐律法措置。”文如有所顾虑道。
柜坊大门朝东,酥风喷薄,大敞四开,门梁之顶高悬“和蔼生财”金镶巨匾,两株细弱的大红酸耸峙于外,高约一丈半,一左一右,高度刚好相称。金匾之下,一名长髯白发老翁长年立足于商客伴计之间,格外埠惹人耳目,这白叟神采奕奕,犹似丁壮,腰杆矗立,双足如根,摆布来客拜访,不管对方尊卑贵贱,白叟皆是拱手作揖,笑语相迎,脚下倒是分寸不动。身后三十余名伴计环绕而行,疾步仓促,刚巧与陈富错开,外人看上去,好似这些年青小伙绕着老头打转,决计嬉闹他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