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今后,文多少脆不再对父亲与西宁王之间的恩仇有所纠结,每日夙起理账,午后采矿,夜阑读书,时不时与甘泉在甘大人的行营中走动走动,习得些军中机务,安营之法,筑城之术,也就垂垂淡忘了此事。
回房后,文若不等母亲前来,已然挑灯读书,借此消弭心中不安。半夜,母亲杨氏到了子时方拜别回屋,而文若直到第二天寅时也不能宿寐。
本来,老儒生丘忠鹤竟是将门以后,其祖上丘和曾于太宗期间官拜左武侯大将军,祖父丘行恭于高宗时官拜右武侯大将军,门族光辉,甚为显赫,皆有大功于社稷,然其父丘神绩残暴无道,滥杀无辜,身为武曌亲信苛吏,屠尽李姓王公。光宅元年,丘神绩奉武曌之命,弑章怀太子李贤于巴州,后与来俊臣、周兴等人在朝中大兴酷刑,弄得满朝风雨,民气惶惑。天授元年,丘神绩、周兴被指谋反罪下狱,次年被武曌正法,自此以后,丘忠鹤与家人被武氏软禁整整十年,直至景云元年,睿宗即位,天下大赦,方被赦免于囚。但是,丘忠鹤遁出都城,天下已再无容身之地,忠于李唐之人对其父恨之入骨,恶其他胥,其所到之处,无人收留,颠沛流浪,只得搬家剑南,阔别关中。开元八年,剑南黔中闹了饥荒,丘忠鹤南迁至云姚之地,一起困难险阻,丘忠鹤到了姚州已是身无分文,饥不饱腹,病笃之际,幸得西宁王佑仗义援助。丘忠鹤戴德于怀,因西宁王祖父章怀太子恰是被其父丘神绩所害,冥冥当中,仇敌尽在面前,可谁猜想,西宁王明知丘忠鹤身份,不旦没有记恨,反而以恩抱怨,放心这段不共戴天的祖上大仇。西宁王爱其才,命丘忠鹤为世子唐生伴读,赐与温饱,了此余生。自此以后,丘忠鹤每逢他报酬难,非论身份,皆是仗义援救,广积善缘,以报西宁王其天高地厚之仁义恩德。开元十四年,丘忠鹤告老回籍,无法赶上朝廷征役,丘忠鹤户籍造册并无家人,只得高龄退役,发配至好州,这才与文若了解。
甘泉见文若不语,干脆倾囊解释道:“文若兄,你说的不错,只不过这首《醉美莲》并非只要这一层意义。”甘泉拾起树杈,手腕抖擞,灰尘飞扬,紧接着又写下另一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