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毛共羡承先泽,虎榜谁言属老成。
若得东风汲引力,抽丝永拟挂恩晖。
麻姑七日下经家,长爪翻思背可爬。
遂将修金算足,当晚遣婢持告黄生曰:“家主母治家凛肃,乱言邪语,不入于耳。岂谓先生空事诗书,言非礼义,诚于寡居不便,请今后辞!”黄生洵自发羞惭,遂携书笈怏怏而去。
嗟乎!琰之不妒,既已度越平常。闺媛而凛矢幽洁,逐黄洵而不留,其贞白之操,又岂易觏者哉!
荔枝香冷丛兰远,难过东风梦不归。
厥后小眉年甫弱冠,即以文章显名于世,难道琰之慈教而至!故至今苏人谈及贤德之妇,必曰王琰云。
难从云母屏前索,合入鸳鸯谱上争。
松色青青似翠裙,一拳美石更含情。
其年秋试赴省,偶值居亭沈氏,有女碧桃,素净能文,笄年未嫁,颖生乃以六十金聘娶为妾。既而下第将归,唯恐到家,琰或妒忌不容,心下反觉迟疑自悔,乃遣人先以诗寄琰曰:
烟水散人曰:今之论美人者,但取其情之丽,事之艳罢了。而不知欺花夺月之姿,自有遗世凌云之想。故瑶圃仙妃,偶染凡心而下谪;兰闺玉媛,必全净体以遐飞。在秦则有弄珠乘鸾,在汉则有云姬登仙,在唐则有萧玉梅之飞升、宋春英之却偶。传记所载,班班可考,其非谬诞可知也。
颖生笑曰:“一之为甚,其可再乎!但渠临蓐在迩,卿宜善视之。”遂因而早与社友黄洵,买舟偕往。及试后,仍又下第。
自吸流霞上碧霄,海山万里任清闲。
小鬟将诗进房,琰朗咏一过,欣然笑曰:“诗意妙绝,尚可恕也。”疾呼启户,亲身秉烛而迎。
其七
菊老桐枯值暮秋,人间夜室两悠悠。
故为偃蹇兮志不就,岁在龙蛇兮竟夭亡!
其六
或谓:“仙史下谪,方为美人,信如子说矣!但既有仙都成仙之灵姿,何必谐风尘伉俪之俗偶!而谢姬所配丁生,不能如萧史共骑彩凤,则又何也?”予曰:“不然,天上既无不识字之神仙,人间安有不妃耦之美女。而况身无灵骨,岂得高翔;夙业未完,必须偿满。此露台迷途,刘晨赴七载之盟;蓝桥捣药,裴航得玉杵之合。子又何疑于五云耶?”集谢彩为第十。
无何,颖生又当秋试,临行之日,琰赋诗为送曰:
忽有化斋老妪,见而赞叹曰:“此子乃璇妃之第三女,何忽谪凡耶?”彩亦顾妪而笑。彬吾将欲延而问之,旋失老妪地点,因以问彩,彩曰:“此乃东海姚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