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遥从帆影合,六街应骤马蹄轻。
其七
得托衾帐惠,只怜庸陋姿。
忽有以残编求售者,予检阅其内,则有载及谢姬遗事,仅五叶,共得诗十有五章。予遂有所据,而为点次成传。
试舞消闲梦,长鸣惜羽衣。
琰惊问曰:“是谁教汝诵此数语?”曰:“先生口传也。”琰大怒曰:“我以苏郎同社至好,故尔留居西席。岂知轻浮无礼,傲慢若此。明日即须遣行,另图外傅。”
又一日,有以鹤馈颖生者,属琰赋之,琰乃吟曰:
其三
其年秋试赴省,偶值居亭沈氏,有女碧桃,素净能文,笄年未嫁,颖生乃以六十金聘娶为妾。既而下第将归,唯恐到家,琰或妒忌不容,心下反觉迟疑自悔,乃遣人先以诗寄琰曰:
自此颖生志益磊落,日与二姝分题课咏。凡遇牢骚不平之气,靡不托之于诗。
忽有化斋老妪,见而赞叹曰:“此子乃璇妃之第三女,何忽谪凡耶?”彩亦顾妪而笑。彬吾将欲延而问之,旋失老妪地点,因以问彩,彩曰:“此乃东海姚姥也。”
其二
彻夜兰桡那边泊,莫将拜别怨苦楚。
菊老桐枯值暮秋,人间夜室两悠悠。
似忆故里频对语,为怜弱羽只同飞。
颖生看毕,抚髀而叹曰:“岂所谓下第一身轻,有子万事足耶!”即与黄洵相约同归。
无何,颖生又当秋试,临行之日,琰赋诗为送曰:
魂返来兮那边?徒掩泪兮彷徨!
空将裘马逐轻尘,仍作金陵下第人。
琰笑谢曰:“谨谢妹,姊与苏郎,恩爱至深。虽置一妾,决不负我。”
殷勤倩作闲中伴,应赐佳名唤雪儿。
其四
源水桃花历乱开,神仙有窟在露台。
美哉千尺松,女萝附其枝。
洞门不闭丹炉静,唯有松花绕涧多。
为夸玉影宜洁净,岂逐文鸳斗陆离。
厥后彩年十四,柔肌纤质,不堪绮罗,而明丽之态,使见者惊奇失容,觉得神人。
朱氏曰:“儿虽秉志幽芳,亦须体怜白发,向来无不嫁之女子,亦未闻凡质能够成仙。汝何习荒唐之谬说,而弃父母之恩命乎!”
颖生坚执不从,琰复低声笑曰:“旧人岂比新欢,子何谬逊。”生亦低低答曰:“新娶不如远归,是以不堪恋恋耳。”遂同琰榻,而绸缪彻曙,绝无醋意。
紫燕莫叫嗔比翼,黄鹂岂许妒和鸣。
其九
其二
彩对曰:“儿虽女子,非贪赫赫之势,而深厌夫室家之情欲也。盖赤城霞起,原萦出俗之心;青鸟音来,即促凌虚之躅。而况斑衣缺舞,难以暌违;梅实未三,岂堪宜室。愿怜鄙志,请免慈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