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四句乃惺禅师所作偈语,劝说世人凡事休要着相。大略若相的人,都为着贪嗔痴三字。贪嗔总谓之痴,嗔痴总因为贪。贪人之财是贪,贪天之福亦是贪。贪而不得,因此生嗔。嗔人是痴,嗔天尤痴。究竟有定者不成冒,无定者不成执。知其有定,贪他做甚么?知其无定,又贪他做甚么?
任你河东吼狮子,哪知座下走青鸾。
闲话休提,且说纪祚衍固然偷得宜男,倒是惊心动胆,不能镇静。正想要觅个空儿,与她偷一个畅快的,刚好遇着个机遇。本来强氏因持斋奉佛,有个尼姑常来走动。那尼姑俗家姓毕,法名五空,其庵院与城南隆兴寺附近,因与寺中一个和尚熟悉。这隆兴寺中有两个方丈:一名静修,一名惠普。静修深明禅理,不喜热烈,常闭关静坐。惠普却弄虚头,讲经说法,笑虚男女,特托五空往大师富户说化女人布施作缘。是以五空也来劝强氏去听经。是时正值仲春二十九日,观音大士诞辰,寺中更加热烈。强氏办理要去随喜。衍祚本不要老婆入寺烧香的,却因有宜男在心,恰好乘强氏出外去了,做些活动,便不阻当她。只预先一日,私嘱宜男,教她推说腹痛,睡倒了。至次日,强氏见宜男抱病,不能跟从,便只带家人喜祥佳耦跟去,留下一个十二岁的小厮兴儿,与宜男看家。衍祚初时也跟着老婆一同入寺,及到法堂,男东女西,分开坐下,等待慧普登座讲经。衍祚便捉空从人丛里闪将返来,与宜男欢会一番,了其心愿。但见:
况复留香原有种,忍同萍草去无根。
强氏自此每日唾骂宜男,准准地闹了一两个月。一日走进佛堂烧香,却对着这尊铜佛像,狠狠地数说道:“佛也是不灵的。我这般求你,你倒把身孕与这贱婢,却不枉受我这几时香火了!”一头拜,一头只顾把佛来抱怨。
却也捣蛋,强氏那日说了这几句,到明日再进佛堂烧香时,供桌上早不见了这尊铜佛。强氏吃了一惊,料必被人盗去。家中只要喜祥佳耦并兴儿、宜男四小我,强氏却要把这盗佛的罪名坐在宜男身上,好打发她出去。宜男那里肯招承,强氏正待要鞭挞宜男,却早有人来报铜佛的下落了。那报事的乃是本城富户毕员外的家人,叫做吉福。本来这尊铜佛在毕员娘家里。你道是哪个盗去的?却就是喜祥这厮盗去的。他闻得主母对着佛像口出牢骚,是夜便悄地将铜佛偷了,明早拿到毕员娘家去卖了十两银子。这毕员外叫做毕思复,为人最是贪财。尼姑五空就是他的嫡堂女人,他常听得女人说:“纪家有个渗金的铜佛,铸得非常精彩。”今恰遇喜祥盗将来卖与他,他便把贱价得了。家人吉福晓得是喜祥偷来卖的,要分他一两银子,喜祥不肯,吉福挟恨,是以到纪家报信。及至纪衍祚问他盗佛的是谁?吉福却又不肯实说。衍祚也八分猜是喜祥,只因喜祥是老婆的从嫁家人,老婆任之为亲信,每事护短,故不敢非常查问。只将五钱银子,与吉福做了赏钱。再将银十两,就差喜祥到毕家去赎。吉福又私嘱喜祥道:“我在你仆人面前未曾说你出来,你见了我仆人,也切不成说是我来报信的。”喜祥应诺。见了毕思复,只说家中究查得紧,故此将银来赎。毕思复正贪这尊渗金铜佛买得便宜,不舍得与他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