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汉武帝开凿昆明池,挖到很深的处所,挖出的满是黑灰,不再是泥土。全部朝廷的人都不晓得是如何回事,汉武帝就把这件事拿来扣问东方朔。东方朔说:“我笨着呢,凭我的见地还不能晓得这是如何回事。皇上能够去问问西域人。”汉武帝以为连东方朔都不晓得,就很难再问别人了。到东汉明帝的时候,西域的道人来到洛阳。当时有人想起东方朔的话,就用汉武帝时呈现黑灰的事来问他。那道人说:“佛经上说:‘六合在大劫即将结束的时候,就会有劫火燃烧。’这黑灰是劫火燃烧留下来的余烬。”人们这才晓得东方朔的话是有深意的。
【译文】
樊山致雨
霍山镬
柯亭笛
木蠹①
①挹:舀。
【注释】
空桑这个处所,现在叫做孔窦,在鲁国南山的山洞里。洞窟内里有一对山石,像桓楹一样直立在那边,高达数丈,鲁国人在这里歌舞祭奠。洞里没有水,但每到祭奠的时候,洒扫祷告,便会有清澈的泉水从山石间溢出,充足祭奠活动利用。祭奠结束,泉水就自行停止。这类灵验,至今仍然存在。
木头被蛀蚀,生出虫子,虫子长出翅膀就窜改成了胡蝶。
樊口之东有樊山,若天旱,以火烧山,即至大雨。今常常有验。
秦时,筑城于武周塞内,以备胡,城将成而崩者数焉。有马驰走,周旋几次,父老异之,因依马迹以筑城,城乃不崩。遂名马邑。其故城今在朔州。
汉武帝把南岳衡山的祭奠改到庐江郡灊县的霍山上,那座山上没有水。庙里有四只镬,能够盛四十斛水。到祭奠的时候,镬老是会本身灌满水,充足祭奠利用,祭奠结束后镬内就空了。灰尘树叶,没有甚么能弄脏它的。祭奠一共停止了五十年,每年祭奠四次。厥后每年改成祭奠三次,一只镬就自行坏了。
【译文】
【译文】
木蠹,生虫,成仙为蝶。
太华山和少华山,本来是一座山,它们正对着黄河,黄河水颠末这里时只能绕道而流。黄河之神巨灵,用手劈开山的上部,用脚蹬开山的下部,使这座山分红两座,以便河水流过。现在到华山上去旁观河伯的指模,那手指、手掌的形状都还存在着;巨灵的足迹在首阳山下,到现在也还保存着。畴昔张衡写了篇《西京赋》,赋里说:“巨灵啊力量很大,高山上有他的手掌,他的足迹留在远方,他劈山开路,使曲折的河水直流旷达”,就是指的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