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挑选圆通。入流成正觉 生起下文圆通修证也。即取观音从耳根门入三摩地。文殊所选。堪与阿难及此界人入流正觉 四一颂无明风俗

汝观交中性。空有二俱非 交中无性。将何遣有而更存无。一性当中无对待故。肇公云。有既不有则无无矣。此则正显根尘中道。亦是上根尘同源之义

立即如来。于师子座。整涅槃僧。敛僧伽梨。揽七宝几。引手于几。取劫波罗天所奉华巾。于大众前绾成一结。示阿难言。此名多么。阿难大众俱白佛言。此名为结 涅槃僧僧里衣也。僧伽梨大衣也。劫波云时分。巾是彼天所奉献故。未详缘起 二再结再问

佛言。如是。六结分歧。循顾本因一巾所造。令其混乱终不得成 如文 二合显

三却辨解结次第二。一示解因三。一拣非显是二。一二边俱非

若复是以际会道成。所得密言还同本悟。则与未闻无有不同 际时会遇也。遭时遇佛。从兹得道。始觉合本若未曾迷故云本悟。悟觉也。既未曾迷。唯是一觉。夫何更有见闻之异。故云未闻无有不同。此略举六中之耳根也。阿难所请。意在此根。微露其机求佛显发。如来知微。敕众各说悟门。观音文殊承机述拣。感到相济。化道曲成。于今受赐。岂得忘本 四叨教法门

是名妙莲华 此划一性观。能破无明开佛知见。此知见性。处妄常真在染不污。今得显发如开敷出水。故觉得喻

阿难及诸大众。蒙佛开示。慧觉圆通。得无迷惑。一时合掌。顶礼双足。而白佛言。我等本日身心皎然快得无碍。虽复悟知一六亡义。然犹未达圆通本根 慧觉圆通由蒙开示。本根入路未得透明。故今申敬欲期达解 二叙迷遇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