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告阿难。吾今以手。摆布各牵。竟不能解。汝设便利。云何解成。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于结心解即分离。佛告阿难。如是如是。若欲除结。当于结心 意明。空有二边既不能解。当须中道正观照无始结根非有非无不异而异见全无明之法性。断全法性之无明。不竭而断。非证而证。方得解成 二示君子缘二。一显今说意
佛告阿难。此宝花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条我六绾时名有六结。汝打量看。巾体是同。因结有异。于意云何。初绾结成名为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结生。吾今欲将第六结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结若存。斯第六名终非第一。纵我历生尽其明辨。如何令是六结乱名 体虽元一。妄结成六。既已成根。六种名相随心计执不成移易。故云不成乱名 二印成
结解同所因。圣凡无二路 颂前缚脱无二也。六道凡夫。业惑所系不得安闲。故名为缚。三乘贤圣。断惑证理不随业系。故名为解。此则皆由六根迷悟而至。更非别岐。故无二路
此阿毗达磨。十方薄伽梵。一起涅槃门 阿毗达磨云非常法。即指此三昧也。亦云对法。即以大乘划一大慧。对向一真法界。体用闪现。明智一如。故名对法。薄伽梵具足六义。谓安闲。炽盛。端严。称呼。吉利。高贵。十方诸佛取证菩提涅槃妙果。唯此一起。能通至彼。故名为门。由前请云要因门入。故此开示金刚三昧。为能入门也 三六解一亡疑二。一伸疑请决二。一叙庆所闻
阿难。吾今问汝。此劫波罗巾六结现前。同时解萦。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结本以次第绾生。本日当须次第而解。六结同体。结不应时。则结解时云何同除 此显六根不能顿解。但应从一根门。即得六根摆脱。非谓六根相望成次第耳。但观合显。义自昭然 二约法合显
金刚王宝觉 无明坚牢最难堪坏。一念能破。金刚定力。此定尊上更无能过。于法安闲。是可宝重。如摩尼珠随便生养。无上觉果。名王宝觉
佛言。六根消弭亦复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圆明成法摆脱。摆脱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萨从三摩地得无生忍 此正明次第也。以下文云。初于闻中入逃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斯则此根初解先得人空也。尽闻不住。觉所觉空。即成法摆脱也。空觉极圆。空所空灭。即俱空不生也。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即得无生忍也。维摩云。又此病起皆由着我。是故于我不该生着。既知病本即除我想。当起法想。应作是念。但以众法分解此身。起唯法起。灭唯法灭。当作是念。此法想者便是倒置我应离之。云何为离。谓不念表里诸法。行于划一。谓我等涅槃等。以是者何。我及涅槃是二皆空。乃至得是划一唯有空病。空病亦空。此则维摩正就于身。作三空观门。故次第观而次第离。今经但于一根深切。天然粗执先断次第以证。观行虽别。所得攸同。即正约圆顿观法。但从一根而入。非约六根顿解。故云次第。分歧渐次法门约钝根说。诸解如此。不能具叙 三广引修证四。一阿难叨教圆根四。一述解申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