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如同双镜光表态对。此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由前寂照相互显发保持无退。妙用强胜能感果德。因心中现。故云回佛慈光。此寂照因决能感果无有乖失。故云向佛安住。果中现因相。因中现果相。因果不二互现互人。故云妙影重重相人名回向心 九戒心

心光密回。获佛常凝无上妙净。安住有为。得无丢失。名戒心住 即寂之照。故曰心光。即照之寂。名佛常凝。此圆定慧。离二边染断性亦无。故云无上妙净。二边不动即有为作。故云安住有为也。得无丢失。戒圆明也。此则定道圆融离妄图染。故云戒心 十愿心

先持声闻四弃八弃。执身不动。后行菩萨清净律仪。执心不起 比丘四重。尼复加四。谓触八覆随。故云八弃。梵云波罗夷。此云弃。谓犯此者。永弃佛法边外。如同死尸大海不受。故名为弃。入大乘道而先学小者。十轮经说。若不先学小乘。即学大乘。无有是处。乃至云。有力饮河池。讵能吞大海。是故统统菩萨。皆先学三乘。唯不究竟证于小耳 二明好处二。一远多过累

真信了然。统统圆通。阴处界三不能为碍 蹑前信心也。妙信常住。不偏不邪。纯一真如。故云真信了然。统统圆通者。了三科法无不是如也。无明妄图既亡。阴界天然摆脱。故云不能为碍

执心虚明。纯是聪明。慧性明圆。莹十方界 戒定既圆。今后发慧。即转前三障纯成聪明。慧光发明莹十方界。即慧义也

定光发明。明性深切。唯进无退。名不退心 寂定慧光相互明发。于理于行唯深唯进。故云不退 七护法心

心肠涉知。俱得了然。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 法界心肠即前一心。妙行能涉。妙智能知。明智行三安闲圆融。不以二边之所住着。名无留碍。此真修行。名修行住 四生贵住

干有其慧。名干慧地 结名也。此即但有其慧。故前云纯也。既云随所发行安立圣位。故约欲枯返流纯成聪明未沾果海法流之水。故受此名。此约无生忍中义说故尔。真谓圆融不碍行布。下皆仿此 二十信位二。一蹑前总示

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 智行奥妙。冥通果德。故云行与佛同。天然合佛慈种。名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者。以佛权实二智为父母。故维摩云。智度菩萨母。便利觉得父。既分入果智密合果德。故云冥通入如来种 五便利具足住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