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亦如是。若真汝心则无所去 以下经云。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圆离。是则常实在 二约缘尘反责无性三。一例成无性
佛言。大王。汝面虽皱。而此见精性未曾皱。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稳定者元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存亡 克指常性也。生灭但迁有为。有为不受存亡。若知稳定即见无生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然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色身粗相童耄易知。见性不迁诚难觉了。对此辨异。令悟无生也 三克指常性斥彼置疑
离诸法缘无别离性。则汝心性各有所还。云何为主 至心如主。妄图如客。客有来去。主无挪动。若离法缘无别离性。显汝心性随尘各还。是则为客。云何名主 二示见性无还二。一阿难承前叙难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夺目元 且者权宜之辞。权指阿难能见之心。为明元也
于时阿难与诸大众。瞪瞢瞻佛。目睛不瞬。不知身心倒置地点 瞪直视貌。瞢昏闷不了也。闻征倒处瞢然不了。既不措其一辞。但知向佛直视 三广示倒相二。一兴悲告语叙其常说
佛告阿难。若人间人以此为倒。即人间人将何为正 若以垂手为倒。复将何者为正 四释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主动欢乐得未曾有 叙其浅悟。但云舍生趣生。鞠彼深意。必知灭元不灭。随宜领解。主伴随致。未即显言也 二正对阿难破其常见二。一阿难乘违发问
大王。汝年几时见恒河水。王言。我生三岁。慈母携我谒耆婆天颠末此流。尔时即知是恒河水 耆婆此云命。西百姓风。皆事长命天神。子生三岁。即谒彼庙。谢求得也。此以年问见者。意来岁变见稳定也 二问答见河同异
不知色身外洎江山虚空大地咸是妙明至心中物 根身种子属内。缘而执受。江山大地属外。但缘非执受。此之三境皆是赖耶相分。又此空界从迷妄生。识所变故。能变之识满是无明。迷真而起。亦无自体。能变所变皆是镜心所现影象。故前文云。汝身汝心皆是至心中所现物。不知此理。却执我心在色身内。故此结示 二约喻结指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