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有客。投止旅亭。暂止便去。终不常住。而掌亭人都无所去。名为亭主 此明缘心随境来往。至心湛然常住。以客喻妄。以主喻真 三合
王闻是言。信知身后舍生趣生。与诸大众。主动欢乐得未曾有 叙其浅悟。但云舍生趣生。鞠彼深意。必知灭元不灭。随宜领解。主伴随致。未即显言也 二正对阿难破其常见二。一阿难乘违发问
云何离声无别离性。斯则岂唯声别离心。别离我容。离诸色相无别离性 缘心如果真性。应如其主。何得随声来去。以离声时无别离故。岂同至心周遍法界湛然常住。随声之心既然。随色之心亦尔。故云岂唯等 二指同外宗
昏扰扰相觉得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以内 世人不知元是无明展转粗动。将此昏倒扰扰之相。便为实在心性。一从迷执决定不改。谓言我心在色身内。遂起有情无情之异有性无性之殊。认妄心为佛心。一何鄙见 五结迷
阿难言。若我心性各有所还。则如来讲妙明元心云何无还。唯垂哀愍为我宣说 心性之言通于真妄。阿难执者是妄。如来示者为真。今以所执之生灭。疑于所示之妙明。故云则如来讲云何无还。还犹灭也 二如来约相对辨三。一约权标指以许说
而犹引彼末伽梨等。都言此身故后全灭 斥彼置疑也。末伽梨是字。母名俱奢梨。此指与匿王所引异者。俱是外道趣尔指也。色身变异可说无常。见性不迁理非断灭 四信悟续生
佛告阿难。且汝见我。见夺目元 且者权宜之辞。权指阿难能见之心。为明元也
阿难言。如来竖臂兜罗绵手上指于空。则名为正 竖手为倒。却觉得正。以不顺身故。此为倒阿难不辨真妄。执妄失真。故如来责倒置行事。既了妄本无体。合知真自寂然。遂许仇家动之见观河之性便是性真。无别真也。庆喜依前不了。将谓妄外有真。遂不甘我为倒置之人。王是无生之性。阿难既陈诤问。如来就事以验。逆顺之境不辨。倒置之情难脱。下文即破 二竖臂以示比出倒见
佛言。汝今自伤发白面皱。其面必然皱于童年。则汝今时观此恒河。与昔童时观河之见。有童耄不。王言不也世尊 色身粗相童耄易知。见性不迁诚难觉了。对此辨异。令悟无生也 三克指常性斥彼置疑
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觉得月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故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 指喻能诠身教。月喻所诠真谛。若欲见月。须亡指以观之。若欲见性。须亡言而体之。不能亡言岂能见性。不能遗指岂识月轮。圆觉云。修多罗教如标月指。若复见月。了知所标毕竟非月。统统如来各种言说开示菩萨亦复如是。指月俱迷。诠旨两失。在文可见 二明暗俱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