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见不见。天然非彼不见之相 此破转计也。汝若执言。我亦见佛不见之体复有何失。故云若见不见。即便破云。天然非彼不见之相。意云。不见之体既被汝见。此则何成不见之相。不见之体已被见故 三结破
何殊如来先所难言物能见我。唯垂大慈。开辟未悟 设使彼见能有辩白。何殊前难汝既见物物亦见汝则诸人间不成安立 二广破三。一如来破其疑三。一标指其非
佛复告阿难。如汝所言。无有精见离统统物别有自性。则汝所指是物当中无是见者 既不能于物中辨出见性。斯则所指咸物无因而见。既无是见应即非见。故下征之 二征此有非
阿难言。我今于此重阁讲堂。远洎恒河。上观日月。举手所指。极目所观。指皆是物。无是见者 目观手指但见缘尘。于诸物中不辨是见 二引他况已
若能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动道场。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国土 若了色心。人缘和合虚妄有生。人缘分袂虚妄名灭。生灭去来本如来藏。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存亡。了无所得。斯则了妄唯真无物可转为真转物。背尘合觉同诸佛矣。身心圆明者。身圆明则毛端现土。心圆明则遍照法界。此乃悟物咸真。即成妙用。故下文云。我以不生不灭合如来藏。而如来藏唯妙觉明圆照法界。是故于中一为无量。乃至坐微尘里转大法轮等。然上诸文。俱约对境辨见显不生灭。如敌手之开合。身之迁变。境之可还。物之不同。粗相而辨。密示生灭即不生灭。尚见外境是生灭法。今此会通。令了心之与境皆是迷己所成。无不测法能够相对。则法法皆如。尘尘咸遍。分较着示令悟本真同如来耳。下文纵有破诸疑问。一一随文。会通皆此意也 二破见性离身疑。此疑。因前佛令转物则同如来身心圆明。不了会通万法之旨。便谓如来令转前物成我真见。物如果见。此则见性离身而。有故成此疑。文三。一伸疑三。一疑
阿难言。我虽识此见性无还。云何得知是我真性 阿难问意。前对八境。权指妄见有无还义。因是得识本真元性不生不灭。为复只此表知性常。为更有义。别得真妄。故如此何得知等 向下。更约用有好坏体无差别。用约人辨。体对物论。斯则前后三义以辨真也。一显无生灭。二明有胜用。三示无不同。故此答释分为二科。一约用好坏以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