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获得防区的军阀,也怕刚获得的防区一不重视就会被别人夺去,因此想尽体例从防区压榨出大量的财帛,供本身扩大分力和享用,乃至呈现民国24年收税已经收到民国100年今后的怪征象。
民国初期,四川军阀之多,盘据时候之长,混战之频繁,为害之大,能够说是非常罕见的。但是,恐怕几近没人会想到,这丧尽天良、罪过累累的军阀混战竟然是“合法的”!
防区制期间,实际上是四川当代史上的一个最暗中的期间,也是烟毒最为猖獗的一个期间。当时,四川军阀为暴敛财产,制造了最为惊心动魄的“豪举”就是逼迫农夫弃粮种烟。当时种烟的农夫都有烟捐,此项烟捐系遵循窝数计算,每一窝烟苗普通征收烟捐大洋二角,叫做“窝捐”。四川各驻军勒令农夫种烟,到收成时,以贱价拉拢,乃至逼迫劫取,然后转运各地,公开消售。
四川军阀为劝农夫种烟可谓想尽各种体例,如农夫贫乏烟种,他们就从别处运来披发给农夫;如贫乏种烟的资金,就供应给农夫存款,本利以鸦片烟折算固然各地军阀想尽各种体例劝农夫种罂粟,但还是有很多农夫不肯种捐税既高,又极毁地力的罂粟。军阀们在劝种不成的环境下,就采纳勒种、迫种的体例,逼迫农夫种烟,对拒种罂粟或拒交高额税金的农夫乃至动用武力停止弹压。农夫不肯种烟,就说农夫怠惰,课以惩罚而完的税叫懒税。在雅州(今雅安),军阀当局规定,每10亩地必须有3亩种罂粟,不然将科以罚金,并加以拘禁。除此以外,若农夫种粮而不种烟,第一年完三年的税;第二年再种粮食,完五年的税;第三年还种粮,完七年的税,而种烟则只完本年一年的税。军阀当局就是用这一体例迫使农夫种烟。
军队参与运烟,逃免税收;商贩交结强盗,私运鸦片,从中获得暴利。鸦片的众多不竭地吞噬着四川的财产。三十年代初期,达州大竹一县仅抽烟捐所得就高达125000余元,内江100000元,涪陵300000元。可见鸦片真正成了军阀的摇钱树,不但成为军阀政权赖以保存的经济根本。也把四川群众的糊口推动了深渊……(未完待续。)
“防区”,本来指各军的驻防地区。但四川军阀的“防区”却远远超出了军事方面的意义,仿佛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军事独裁王国。1918年,熊克武决定按各军驻防地区,划拨处所税款,由各军自行向各县征收局提用,作为粮饷之需。四川军阀防区制由此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