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是此地!”
刘晔还不错。
“是这儿吗?”
“老友?”袁耀的眼睛顿时瞪的溜圆,能让太史慈称为朋友的人天然不会是平淡之辈,恐怕又是大将或者是着名谋士啊。
“哈哈。藤兰,你还是如此暴躁啊!”太史慈在前面哈哈大笑道,看着袁耀吃瘪感觉很爽。
到底是谁呢?
固然有关他的活动环境记录很少,但仅从散见于一些史料、文籍中零散的笔墨记录来看,胡昭的才调聪明毫不在诸葛亮之下。
“袁将军,莫不如去陪我见见我老友?”太史慈很轻松的抛开了这个话题,哈哈大笑道,“与将军刚才大战三百余合,公然这浑身高低通透舒爽啊!”
我们的袁耀童鞋较着是想偏了,结庐而居的都是些隐士,而隐士都是些谋士。但是太史慈却又说是驰骋疆场的大将?
太史慈的弓法固然不能说是百无一疏,但是确切很短长了,若说三国期间箭法最好的人,没有第一,吕布辕门射戟,黄忠的绝世箭法,乃至甘宁甘兴霸一箭射死凌操……乱世中出豪杰,也着名将,若说武功,吕布第一天然没有疑问,但是论其他方面,世人的差异倒是不大,武无第二,就是此意。太史慈的箭法在众武将当中也是俊彦之辈。
……特尿性。
但是很明显,现在的袁耀童鞋还没有那么大的魅力和才气,要名声没名声,没名声能够去装,去珍惜百姓啊,但是袁耀头上却顶着个叛贼伪帝的名头。要地盘没地盘,没地盘能够打啊,但是他现在寄人篱下又能如何?
这模样,也不像谋士啊!但是武将,有字藤兰的名将吗?袁耀晕菜了。
“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武安国事也!”
“是啊,与君一战,顿觉神清气爽。”袁耀也跟着太史慈的话跟着说道,本身总该要跟太史慈表示的志趣相投一些嘛。
袁耀吓了一跳,娘咧,这料……有点劲爆啊!
最后他避乱于冀州,袁绍收罗胡昭,但是他都是很明白的回绝了,甘愿隐回籍里。
“驾!”
司马懿的宗子名“师”,次子名“昭”,便是寄意师从胡昭之意。
心中大喊没戏了,袁耀翻身上马,走到了太史慈身边,问道。
真惨。
袁耀欲哭无泪啊,他终究想明白了为啥太史慈让他走前面了,但是现在他却不想见怪太史慈,而是在脑海中逐步想了一番。
“袁将军的枪法过人,你我二人一会在老友之前再战一番,我那老友恐能将你我二人枪法间的忽略指出来。哈哈。”太史慈瓮声道,一夹马腹直奔山林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