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夫得了个沉甸甸的缎囊,内心头的不甘心纾解了很多,脚下的步子都不那么盘跚了,终究在谭嬷嬷骂骂咧咧地绞第四回帕子的时候赶到了姜悔院子里。

其他庶子庶女大多随各自生母住在园子西北角,姜悔和三郎姜恪年事稍长,生母又都不在这府中了,与父亲的婢妾混居一处天然多有不便,早几年曾氏便拨了前头一个堆杂物的小偏院安设他们。

钟荟闭着眼睛在床上躺了会儿,左等右等还不见大夫来,曾氏像生了根似地坐在张胡床上,好整以暇地守在她床榻边,时不时地还要“忧心忡忡”地拿绢帕擦拭擦拭她的额角,行动时袖子悄悄扫过钟荟的鼻端,袖子里约莫藏了香囊等物,一阵香风扑鼻而来,钟荟再也装不下去,打了个喷嚏,嘤嘤醒转过来,揉揉眼睛,迷迷瞪瞪地四下打量一回:“咦?我不是该在琅嬛阁罚跪的么……母亲您如何来了?”

归去便建议烧来,阿宝伸手一摸竟烫得缩了归去,从速跑到院子里,点头哈腰陪着谨慎,向姜悔的乳母谭氏央告:“谭嬷嬷,您行行好,去回禀夫人一声,与小郎君请个大夫吧。”

“小娘子是如何晕畴昔的?”反正能领到诊金,不过腹诽几句便罢了,老大夫耐着性子问一旁下巴尖尖的美丽小婢子。

蒲桃不过一时半刻便一一备齐,钟荟坐起家,用朱砂笔随便圈划了一些字句,递与蒲桃道:“装个匣子一起交给二兄,还是你亲身去一趟吧,替我带句话,此书我读不太懂,劳烦二兄得空时将圈划之处与我疏一疏。”

***

待阿杏将床上的食案撤去,便有婢子来报,三老太太刘氏来看望二娘子。

曾氏前脚分开,大夫后脚便到了,因是女眷,请来的这位比秦夫子还老,走两步路浑似要他的命,一起上把领命的奴婢急得火烧火燎。

谭氏当年不明就里地跟了个没出息的仆人,起先对襁褓中的婴儿另有几用心疼怜悯,经年累月地地消磨在这暮气沉沉的屋子里不见天日,目睹着同一批入府的老妈子披金戴银好不风景,久而久之怨气便越来越深重,一张嘴也更加没了把门。

蒲桃闻言从速抛动手里的一件白外红里的夹襦,紧抿着嘴唇,和大喊小叫的季嬷嬷一同吃紧忙忙穿过一天井的锦绮,待看到头歪在一边“人事不省”的二娘子,耳边霹雷一声,面前先黑了黑。

曾氏又翻来覆去地安抚了会儿,话里话外不过就是她弟兄娇纵难以束缚,她这个为人后母的千难万难,一言以蔽之,你阿兄混账,但是这事没报酬你出头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