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普通是舂掉外皮后用来煮成饭而食用的,把大麦磨成面粉的不到非常之一。荞麦则是先用杵棒略微舂一下,捣掉外皮,然后再舂或磨成面来吃。这些粮食与小麦比拟,精粗贵贱也就差得太远啦!
凡稻刈获以后,离稿取粒。束稿于手而击取者半,聚稿于场而曳牛滚石以取者半。凡束手而击者,受击之物或用木桶,或用石板。收成之时雨多霁少,田稻交湿不成退场者,以木桶就田击取。晴霁稻干,则用石板甚便也。
凡豆菽刈获,少者用枷,多而省力者仍铺场,骄阳晒干,牛曳石赶而压落之。凡打豆枷,竹木竿为柄,其端锥圆眼,拴木一条,长三尺许,铺豆于场,执柄而击之。凡豆击以后,用电扇扬去荚叶,筛以继之,嘉实洒然入廪④矣。是故舂、磨不及麻,硙碾不及菽⑤也。
【译文】
凡攻治小米,扬得实在,舂得其精,磨得其粹。风扬、车扇而外,簸法生焉。其法篾织为圆盘,铺米此中,挤匀扬播①。轻者居前,簸弃地下;重者在后,嘉实存焉。凡小米舂、磨、扬、播制器,已详《稻》《麦》当中。惟小碾一制在《稻》《麦》以外。北方攻小米者,家置石墩,中高边下,边沿不开槽。铺米墩上,妇子两人相向,接办而碾之。其碾石圆长如牛赶石,而两端插木柄。米堕边时,顺手以小彗②上。家有此具,杵臼竟悬③地。
②有“黄裳”之意焉:《易.坤》:“黄裳,元吉。象曰:‘黄裳元吉’,美在中也。”在此借喻粮食颗粒外有黄衣包裹,而其精华则在此中。
【注释】
④信郡:广信府,今江西上饶一带。
凡大麦则就舂去膜,炊饭而食,为粉者十无一焉④。荞麦则微加舂杵去衣,然后或舂或磨以成粉而后食之。盖此类之,视小麦,精粗贵贱大径庭也。
最好的稻谷是此中九成是饱满的谷粒,只要一成是秕谷。如果风雨不调,耘耔不及时,那么稻谷也能够呈现只要六成饱满而四成是秕子的环境。去掉秕谷的体例,南边都用风车扇去。北方稻子少,多用扬场的体例,也就是用扬麦子和黍子那样的体例来扬稻子,这总的来讲不如用风车那样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