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姑苏城外寒山寺[第3页/共5页]

都是唐朝墨客在各地听到的半夜钟声。写下的诗作。从这些诗作可见,并非只要张继一人听到过半夜钟声。只是别的诗句算不得上佳,传播不广。大师没有重视罢了。”

一向以来,唐朝吴中地区是否真有半夜敲钟的风俗也众说纷繁,难以定论,杨大哥你持何定见?”

杨逸摊了摊手笑道:“这个我如何晓得呢?世易时移,佛家一贯讲究与时俱进,恐怕和尚们是怕半夜敲钟扰人清梦。百姓不乐,没人捐香油钱,以是他们就把定夜钟给免了。”

“阿弥陀佛!”

*******************************************

江南的烟雨很有特性,凡是一下就是好几天,细得象雾,淡得象烟,自打来到姑苏,这烟雨就没有晴过。

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三把油纸伞。一只明白狼,杨逸三人在雨中踏入寒山寺。寺中卷烟袅袅,便是这雨天。来上香的人也很多,清娘和阿黛拉也进大雄宝殿上了一柱香,才出来赏玩。

“阿弥陀佛,如杨施主所言,寒山寺通贩子,定是之前的和尚怕半夜鸣钟扰人清梦,惹众生心恼而少了香油钱,这才断了定夜钟。”

杨逸走上前去一看,只见那石碑上刻着的恰是张继的《枫桥夜泊》,能够说如果没有这首诗,寒山寺绝对没有这么着名,香火也不成能如此鼎盛。

再则就是欧阴文忠公尚未能考据的半夜钟,杨施主却信手拈来,有理有据,令人不得不佩服定夜钟之说,有此等学问的年青俊才,贫僧想来除了杨太傅只怕也不作第二人想;

杨逸含笑反问道:“清娘你呢,你持何观点?”

杨逸笑着说道:“清娘,这回你和欧阴文忠公可错了,据我所知,唐朝吴中地区的僧寺,确有半夜鸣钟的风俗,谓之“定夜钟”;

独惜牙郎趋亨通,不闻渔火感墨客。

ps:感激 逐流忙、明者不灭、lifer 、两只白鹤 、履誠、大酒神之戟 、13441 、qhds 、土豆维尼、yjt 、中原~黄帝、恶魔小骑士等诸位朋友的支撑,感谢我们。

既然是冲着《枫桥夜泊》去寒山寺,枫桥必定是要先去的,一起上烟雨如醉,桃杏夹岸芳香,来往的乌蓬船上偶尔传来一曲江南小调。歌声绵软如桥下清澈的流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