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法100金句[第2页/共5页]

祝贺祝贺!

(8)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低皆宜。书亦如之。

(7)古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天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6)残余去,则清光来,若心肠丛杂,虽笔墨精美,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3)内典《金经》云:“不法非不法。”书家悟得此诀,何患食古不化。

(78)不见真迹,不知妙境;不观古刻,孰辨败笔。

(77)学一家书,知其好不知其恶,学诸家书,好恶了然矣。

(42)既曰分间布白,又曰疏处可走马,密处不通风,何其言之不相谋耶?不知媒介是讲立法,后言是论取势,二者不兼,焉能尽妙。唐朝北海、河南书,真是长于取势者。

(75)心能转腕,手能转笔,书便能如人意。

(90)篆书中小篆、真书中小楷,非强纸不成。二体行笔,不得急就故耳。

(18)黄山谷曰:“诗不成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成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5)清心寡欲,字生精力,是亦诚中形外之一证。

(37)笔划极繁之字,当促其小画,展其大画。如《九成宫》“凿”、“鉴”、“台”、“萦”等字皆是。

(41)宾主、把持、开合、真假、顺逆诸法,能够语人。外此,则欲语不得,有语反惑。

(23)作楷须明隶法,作隶切忌楷气。作隶须有万壑千岩奔赴腕下之气象。

(13)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7)离形得似,书家上乘。然此中动静甚微,不成死在句下。

(82)字熟必变,熟而稳定者,俗气生厌矣。字变必熟,变不由熟者,妖妄讽刺矣。

(100)赵孟頫得温雅之态,然过于妍媚。--摘自收集

(86)谨慎安插,大胆落笔。

(60)欧书貌方而意圆;褚书貌柔而意刚;颜书貌厉而意和。

给本身的天下一片阴沉;

(70)行书有真行,有草行。真行近真,而纵于真;草行近草,而敛于草。

(47)学者始由不工求工,继由工求不工,不工者,工之极也。庄子曰:“既雕既琢,复归于朴。”善夫!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