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书法100金句[第3页/共5页]

(67)唐碑最难学,一画有一画之步位,一字有一字之步位。一画走作,即为一字之累;一字走作,即为通幅之累。若汉与六朝,自可因失得救,因难见巧,非若唐碑之一无假借也。

(7)古人有联语云:夫复何为,莫非天然。真至理名言也。作书亦当知此意。

(61)临汉碑宜有石气,然非拳曲之谓也。问:何谓石气?曰:不成说。

(43)欲知后笔起,意在前笔止,明乎此,则笔笔照应,字字接贯,前后摆布,自能一气相生矣。

(74)临书,易对劲,可贵体;摹书,易得体,难对劲。

ˇ

(24)用笔最忌妄发笔力。笔锋未着纸,而手已挪动,则浮而轻,盖力在外故也。

(51)残余未净而遽言浑厚,不成也。须俟笔无点尘,微嫌亏弱,乃向浑厚一起写去,方妙。

(84)钟太傅云:多力丰筋者胜,有力无筋者病。卫夫人云:意在笔前者胜,意在笔后者败,二语皆佳绝。

(13)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ˇ

(59)唐人严于法,所谓法者,不过左顾右盼,前呼后应,笔笔断,笔笔连,以及修短合度,疏密相间耳。

(96)李北海得豪挺之气,而失之疏窘。

(64)古碑无不成学,如北朝诸摩崖,手不能摹,可摹以心。心识其妙,手亦从之。

(80)前人法书,篇有篇法,行有行法,字有字法,画有画法,是以名帖,只字半行不成轻易。

(45)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

(27)作楷最重宾主清楚。比方写一“日”字,左竖为宾,宜轻而短;右竖为主,宜重而长;中画为宾,宜虚而婉;下画为主,宜实而劲。

(6)残余去,则清光来,若心肠丛杂,虽笔墨精美,无当也。故扬子云:字为心画。

(87)结字因时而转,用笔千古不易。

(22)字须笔笔送到,到笔锋收处,笔仍提直,方能送到。

(44)疏势不补,密势补之。《九成宫》“圣”字上画,“舜”字下点,皆补法也。若“乃”、“力”等字,左上右下皆缺势,无可补。

(40)不贵多写,无间断最妙。

不管季候变更,

(58)欧书用笔,不方不圆,亦方亦圆。学者欲其方,易机器;欲其圆,易世故。此中动静,最宜微会。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