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教胡马度阴山[第1页/共4页]

待看清诗的内容,宁寿之的神采顿时凝重起来。而杨禹看了以后,又不由再“靠”了一下:如何会是这首?

那些鲜卑少年很快拿出一张大纸,没错,足有五尺见方那么大,恐怕别人看不到上面的字似的。他们将大纸往杨禹那首只要一尺见方的《少年行》中间一贴,顿时让杨禹的小纸片看上去有点像电线杆上专治不孕不育的小告白。

“晋使约大郎明日中午于天宁寺相见。”

城南驿馆,杨禹刚去挖坑返来,宁寿之还在扣问事情颠末,先前他担忧的事就产生了,有驿卒对劲洋洋的来禀报,说馆外有人带着诗作来比试了。

崔浩点点头,正筹办让管家去把杨禹打发走,这时却又有仆人急仓促跑出去禀报,“大郎,晋使不听劝止,正在门外卸下礼品。”

“留了甚么话?”

崔浩一听,忍不住一拍前额,直想骂人,这个杨禹,真是害人不浅啊!

宁寿之眉头紧皱,看看那些鲜卑少年对劲的模样,想必是有好诗了,不由忧心忡忡,这可不是街边两个文人的无聊比斗,他们作为晋使,代表大晋而来,一旦文斗输了,那丢的就是大晋的脸,这事定然很快传遍天下,此后另有何脸面在北朝人面前说本身是天下正朔?

敕勒川,阴山下。

杨禹看着里三层,外三层的人群,等他们撒欢够了才对张勃说道:“还愣着干甚么,笔墨服侍啊。”

宁寿之眼看围到驿馆来的人越来越多,叫骂声,嘲笑声越来越响,急得他口干舌燥,对杨禹说道:“杨使君如有佳作,还请快快拿出来,你看这……唉!”

杨禹不再理睬他们,带着张勃他们进了驿馆,把大门一关,任由大群魏人在外头群情纷繁。

“砍了他!”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疆场月色寒。

看到这首《敕勒歌》,杨禹也不由愣住了,没想到宁寿之的诗没逼出来,倒是逼出了这首北朝诗歌,这让杨禹俄然有种如梦如幻的感受。

这也难怪,南朝文人骚人如群星灿烂,谢安、谢灵运、王羲之、王献之、陶渊明、顾恺之等等,无一不是让北朝瞻仰的人物,现在北人第一次有机遇压南人一头,那感受天然如饮醇酒般飘飘然。

郭氏出于担忧,忍不住说了一句:“夫君,晋使求见,恐怕是想通过夫君促进觐见之事,现在主上发兵南下,魏晋之间恐不免一战,此时夫君若见晋使,不免受人诟病呢。”

不管那些贵族后辈是从那里弄来这首诗,在宁寿之看来,这诗确切已不在杨禹那首《少年行》之下,这下由不得他不焦急啊,毕竟作诗可不是吐口水,随便一吐就能吐出一首来,归正到现在他就没想出一首拿得脱手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