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天子监狱里的皇帝,食言而自肥的皇帝[第2页/共4页]

“其二,天然是圆明园破钞人力、财力极钜,为恤养民力,也不宜再修园子了。

“高宗纯天子做出上述承诺,大抵是两个启事:一来,高宗纯天子眼中,圆明园‘范围之宏敞,邱壑之幽深,风土草木之清佳,高楼邃室之具有’,‘可称观止’,‘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踰此’——就是说,既然圆明园已尽餍所求,天然就不必再做他求了。”

“高宗纯天子还说,‘然后代子孙必不舍此而重費民力,以建立苑囿,斯则深契朕法皇考节约之心觉得心矣。’又说,‘藉曰祖考所居不忍居也,則宮禁又当何如?’——意义是,不但本身不再修建新的苑囿,后代子孙也不该该再修建新的苑囿了。”

一出玉澜堂后抱厦西侧门,便感觉面前微微一暗——这个“中庭”的风景,较之玉澜堂的前院,可“荫凉”的多了。

这是因为,彼时的玉澜堂,已经成为德宗的囹圄了。

除此以外,天井的四角,皆植大片修竹。

关卓凡持续说道,“高宗纯天子如此自譬:‘盖湖之成以治水,山之名以临湖,既具湖山之胜,概能无亭台之装点?’意义是,疏浚昆明湖,是为治水;瓮山改名万寿山,是为皇太后寿,‘亭台之装点’,不过是顺理成章之事。”

顿了顿,“乾隆九年,‘圆明园四十景’定型以后,全部圆明园工程——历经康、雍、乾三朝——至此就算根基达成了,高宗纯天子御制《圆明园跋文》,以志其事。”

母后皇太后……可贵这么滑稽呀!

关卓凡偷觑慈禧的这一眼,实在亦算是“汗青的感慨”。

东庑是面阔三间的“静憩轩”,西边儿——

转下台阶,一昂首,慈安不由“哟”了一声:“怪道叫‘狮子林’呢!——这很多的假山!”

锁门、封门,皆是出于慈禧的唆使。

说到这儿,慈安、慈禧都听出了题目,姐儿俩对视了一眼,慈禧问道:“清漪园是哪一年修的?”

“母后皇太跋文心极好!”关卓凡说道,“实在是西边儿的假山太高了,遮住了夕佳楼——臣带路,两位皇太后这边儿请。”

昂首看去,“夕佳楼”的匾额,悬在二楼;一楼的柱子上,挂着如许的一副楹联:

慈安也是一笑,不过,到底迷惑难释,“高宗天子为甚么不在清漪园过夜呢?早上来,过午就走,这么大的一个园子,不是挺……呃,挺可惜的吗?”

“好,好!”慈安笑道,“不如如许吧——将这块‘夕佳楼’的匾额,挂到西侧去,这儿呢,挂一块‘朝佳楼’,你看如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