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正论[第1页/共6页]

子宋子曰:“见侮不辱。”

世俗之为说者曰:“主道利周。”

故天子唯其人。天下者,至重也,非至强莫之能任;至大也,非至辨莫之能分;至众也,非至明莫之能和。此三至者,非贤人莫之能尽。故非贤人莫之能王。贤人备道全美者也,是县天下之权称也。桀纣者、其志虑至险也,其志意至闇也,其行动至乱也;亲者疏之,贤者贱之,生民怨之。禹汤以后也,而不得一人之与;刳比干,囚箕子,身故国亡,为天下之大僇,后代之言恶者必稽焉,是不容老婆之数也。故至贤畴四海,汤武是也;至罢不能容老婆,桀纣是也。当代俗之为说者,以桀纣为有天下,而臣汤武,岂不过火矣哉!譬之,是犹伛巫跛匡大自发得有知也。

今子宋子则不然,独诎容为己,虑一朝而改之,说必不可矣。譬之,是犹以砖涂塞江海也,以焦侥而戴太山也,蹎跌碎折,不待顷矣。二三子之长于子宋子者,殆不若止之,将恐得伤其体也。

是不然。汤武者、至天下之善禁令者也。汤居亳,武王居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曷为楚越独不受制也!

刑称罪,则治;不称罪,则乱。故治则刑重,乱则刑轻,犯治之罪固重,犯乱之罪固轻也。书曰:“科罚世轻世重。”此之谓也。

故能够有夺人国,不成以有夺人天下;能够有窃国,不成以有窃天下也。能够夺之者能够有国,而不成以有天下;窃能够得国,而不成以得天下。是何也?曰:国、小具也,能够小人有也,能够小道得也,能够小力持也;天下者、大具也,不成以小人有也,不成以小道得也,不成以小力持也。国者、小人能够有之,但是一定不亡也;天下者,至大也,非贤人莫之能有也。

子宋子曰:“明见侮之不辱,令人不斗。人皆以见侮为辱,故斗于也;知见侮之为不辱,则不斗矣。”

故君子能够有埶辱,而不成以有义辱;小人能够有埶荣,而不成以有义荣。有埶辱有害为尧,有埶荣有害为桀。义荣埶荣,唯君子然后兼有之;义辱埶辱,唯小人然后兼有之。是荣辱之分也。圣王觉得法,士大夫觉得道,官人觉得守,百姓以成俗,万世不能易也。

世俗之为说者曰:“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婴,共、艾毕,剕、枲屦,杀、赭衣而不纯。治古如是。”

是不及知治道,而不察于抇不抇者之所言也。凡人之盗也,必以有为,不以备不敷,则以重不足也。而圣王之生民也,皆使丰富优犹满足,而不得以不足过分。故盗不窃,贼不刺,狗豕吐菽粟,而农贾皆能以货财让。民风之美,男女自不取于涂,而百姓羞拾遗。故孔子曰:“天下有道,盗其先变乎!”虽珠玉满体,文绣充棺,黄金充椁,加上以丹矸,重之以曾青,犀象觉得树,琅玕、龙兹、华觐觉得实,人犹莫之抇也。是何故也?则求利之诡缓,而犯分之羞大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