④雀口:牙边。
【译文】
⑦匝口:口部内缩。
罂缶有嘴和耳,都是别的沾釉水粘上去的。陶器都有底,没有底的只要陕西以西地区蒸饭用的甑子。它是用陶土烧成的而不是用木料制成的。精制的陶器,里外都会上釉,粗制的陶器,有的只是下半体上釉。至于沙盆和齿钵之类,内里也不上釉,使内壁保持粗涩,以便于研磨。沙煲和瓦罐不上釉,以利于传热煮食。
凡饶镇白瓷釉用小港嘴泥浆和桃竹叶灰调成,似清泔汁(泉郡瓷仙用松毛水调泥浆,处郡青瓷釉未详所出),盛于缸内。凡诸器过釉,先荡其内,外边用指一蘸涂弦,天然流遍。凡画碗青料总一味知名异(漆匠煎油,亦用以收火色)。此物不生深土,浮生空中,深者掘下三尺即止,各省直皆有之。亦辨认上料、中料、下料,用时先将炭火丛红煅过。上者出火成翠毛色,中者微青,下者近土褐。上者每斤煅出只得七两,中下者以次缩减。如上品细料器及御器龙凤等,皆以上料画成,故其价每石值银二十四两,中者半之,下者则十之三罢了。
附:窑变回青
文明可掬,岂终固哉:可掬:多得能够用手来捧。此言文明是不竭进步的,旧的看法岂是能够永久恪守的。意指瓷器之代替木器。
②调践熟泥:用脚和熟陶泥。
宋子曰:水火既济而土合②。万室之国,日勤千人而不敷③,民用亦繁矣哉。上栋下室以避风雨,而瓴建④焉。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而城垣雉堞⑤,寇来不成上矣。泥瓮坚而醴酒欲清,瓦登⑥洁而醯醢⑦以荐。商周之际,俎豆⑧以木为之,毋亦质重之思耶⑨。后代方土效灵,野生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⑩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岂终固哉?
④瓴建:《史记.高祖本纪》:“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瓴:本指盛水瓦器,此处指瓦。
⑦衢、信两郡:浙江衢州府、江西广信府。
①错趾:萍踪相错。
①“北则真定定州”句:河北定州,原属真定府;甘肃平凉府华亭县;山西太原府安定州;河南开封府禹州;福建泉州府德化县;安徽徽州府婺源,今属江西;徽州府祁门县。
③倾跌过一缸:倾斜而使缸水入另一缸。
【注释】
【译文】
陶坊制造的缶,种类很多。较大的有缸瓮,中等的有钵盂,小的有瓶罐。各地的式样都不太一样,难以一一列举。这类陶器,都是形成圆形的而不是方形的。通过尝试找到适合的陶土以后,还要制造陶车和旋盘。技术谙练的人遵循将要制造的陶器的大小而取泥,放上旋盘,数量恰好而不消增加多少。扶泥和扭转陶车要两人共同,用手一捏而成。朝廷所用的龙凤缸(窑设在河北省的真定和曲阳以及江苏省的仪真)和南直隶的花缸,要造得厚一些,以便于在上面雕镂刻花,这类缸的做法跟普通缸的制法完整分歧,代价也要贵五十倍到一百倍。